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北荆州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790号-2
2025-01-19
在荆州市石首市的桃花山深处,隐匿着一座意义非凡的纪念园 —— 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它宛如一颗闪耀的红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散发着不朽的革命精神。
这座纪念园可不简单,它是湘鄂边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红色旅游景点,集纪念、瞻仰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犹如一座革命精神的宝库,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踏入其中,仿佛瞬间穿越时空,与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紧密相连。
回溯到 1927 - 1928 年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石首工农革命军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从九佛岗出发,踏上了北上攻打塔市驿的征程。途经桃花山时,革命的火种在这里播撒,刘道民、杨老六等英勇无畏的暴动队员,在黄芯树上毅然刮掉树皮,奋笔刷写 “打土豪、分田地!” 等激昂的宣传标语。这一果敢的行动,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黑暗的沉寂,宣告了桃花山区革命斗争的正式拉开帷幕。
1928 年 3 月,湘鄂西特委负责人周逸群肩负着重要使命来到桃花山,他独具慧眼,选定黄芯树所在的地方作为革命活动的核心据点,在此成功建立了以傅朝政为首的桃花山区第一个地下党支部。这一创举意义非凡,它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当地的革命斗争指引了方向,凝聚了力量。此后,以这里为中心,革命的浪潮如汹涌的波涛,迅速蔓延开来。
1930 年,那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贺龙元帅率领着红军部队,如同一条钢铁洪流,抵达了桃花山鹿角头脚下的虎脚爪。当他一眼望见山岗上那一排宛如卫士般挺立的黄芯树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喜。这些树,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枝繁叶茂,充满生机。贺龙元帅当即下令部队到树下休息、做饭,随后,他亲自拿起工具,在树上庄重地写下了 “打倒军阀混战!”“打土豪、分田地!”“中国工农红军万岁!” 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标语。这些标语,如同一把把利剑,刺向敌人的心脏;又如同一声声号角,激励着广大军民奋勇前行。
同年 10 月,在红二军团南征的前夕,贺龙、邓中夏等领导同志再次来到桃花山,检查扩红工作。彼时,赤卫队员们正在进行紧张而有序的集中训练,山岗上红旗烈烈,口号声震耳欲聋。贺龙元帅信步走到黄芯树前,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他激动地说:“这几棵树也是革命的功臣啊!我们在树上刻写过宣传标语,在树下宿过营,现在又在这里扩红练兵,我看就叫它们‘红军树’吧!等革命胜利后,这些树还是教育后人的好教材呢!” 就这样,“红军树” 这个光荣而神圣的名字,如同春风般迅速在湘鄂西苏区传开,成为了革命精神的象征,激励着无数人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1974 年 3 月,荆州行署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将红军树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并慷慨拨款 1.5 万元修建纪念亭。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为红军树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桃花山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在红军树旁精心修建了红军树陵园,同时对桃花山地区尚存的八处重要革命遗址进行了挂牌保护,如同为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时光流转,1985 年 6 月 3 日,遵照顿星云中将的遗嘱,他的一部分骨灰被郑重地埋在红军树下。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将军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更彰显了红军树在革命历史中的崇高地位。顿星云中将的英灵与红军树融为一体,共同守护着这片红色的土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1999 年,红军树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教育价值,被列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荣誉,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让红军树的光芒更加耀眼,吸引了无数人前来瞻仰、学习。
2007 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院长刘精松上将和贺龙元帅之女贺捷生少将的关心支持下,香港银基国际集团捐资 100 万元,对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这一工程,凝聚了各方的心血和期望,历时一年,于 2008 年 4 月宣告竣工。扩建后的纪念园,占地面积达到 28.6 亩,总投资 600 余万元。园内景观焕然一新,石首籍开国将军陵墓庄严肃穆,纪念碑高耸入云,红军广场宽敞大气,浮雕墙栩栩如生,游廊曲折有致,多功能展厅设施完备,喷泉灵动优美,古树名木郁郁葱葱。这些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座气势恢宏的红色殿堂,成为了湘鄂两省交界地区一颗耀眼的红色明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踏入纪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三棵苍劲挺拔的红军树,它们如同忠诚的卫士,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已有 400 余年的树龄。这些树原名黄芯树,树高约 30 米,树干粗壮,需两人方能合围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它们的树干依然坚实,树皮斑驳而充满质感,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1930 年,贺龙元帅率领红军部队抵达桃花山,看到这些黄芯树后,被其挺拔的身姿和顽强的生命力所打动,遂将其命名为 “红军树”。此后,红军树便成为了革命精神的象征,见证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革命的壮丽场景。如今,虽然历经岁月的磨砺,树上当年刻写的 “打土豪,分田地” 等标语口号的遗痕依旧依稀可辨,这些痕迹如同历史的烙印,深深地刻在树上,也刻在每一个前来瞻仰的人的心中。它们是革命先辈们英勇斗争的见证,是那段峥嵘岁月的生动写照。站在红军树下,仿佛能听到当年革命的号角声,能看到先辈们坚定的身影,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
与红军树相互呼应的,是那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纪念碑呈八角形,造型简洁而大气,却又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它高高地耸立在纪念园中,仿佛是革命先烈们崇高精神的象征,直插云霄,令人仰望。
纪念碑的正面,题有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写。这八个字,凝聚着人们对革命烈士深深的敬意和无尽的缅怀之情。每一个字都仿佛是用鲜血写成,承载着烈士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八个大字熠熠生辉,如同璀璨的星辰,指引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红军广场宽敞而开阔,是人们举行纪念活动、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广场上,设有歼六飞机陈列,这架飞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四四五二部队赠送,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二等功 。它静静地停放在广场上,犹如一位沉默的战士,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见证了中国军人的英勇与无畏。
每逢重要节日或纪念日,广场上便会聚集起众多前来缅怀先烈的人们。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献上鲜花,寄托哀思。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与周围的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庄严肃穆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在这里,人们仿佛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热血与激情,能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沿着广场前行,便能看到精美的浮雕墙和曲折的游廊。浮雕墙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以细腻的雕刻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革命时期的重要场景和英雄事迹。从工农革命军的英勇斗争,到红军战士的浴血奋战,每一幅浮雕都栩栩如生,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游廊则如同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游廊两侧的墙壁上,展示着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料和图片,详细地介绍了石首地区的革命历程以及众多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这里,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
走进多功能展厅,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革命历史宝库的大门。展厅内,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文献资料以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石首地区的革命历史和红军树的传奇故事。
一件件文物,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一幅幅图片,生动地展现了革命时期的场景,让人们仿佛亲眼目睹了先辈们的英勇斗争。多媒体展示则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将革命历史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
将帅陵是贺龙元帅(衣冠冢)及多位石首籍开国将军的安息之地。这里庄严肃穆,松柏常青,仿佛在默默地守护着这些英雄的英灵。每一座陵墓都修建得十分精致,墓碑上刻着将军们的生平事迹,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来到将帅陵,人们不自觉地放轻脚步,怀着崇敬的心情,向这些英雄们敬献鲜花,表达自己最深切的缅怀之情。在这里,人们能感受到英雄们虽已离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长存,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位于荆州市石首市桃花山镇鹿角头凤凰山 。桃花山地处湘鄂交界,地理位置独特,这里山峦起伏,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高,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纪念园就静静地坐落于这片青山绿水之间,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溪流,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到革命历史的庄严厚重,又能领略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让人心旷神怡。
自驾:如果您选择自驾前往,从石首市城区出发,沿着明珠大道、东方大道行驶,随后转入 S221,再由 S221 进入 X040,沿着 X040 一路前行,便能顺利抵达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 。全程路况良好,道路两旁风景如画,在前往纪念园的途中,您还可以欣赏到桃花山的美丽风光,为旅途增添一份别样的乐趣。此外,纪念园周边设有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停车费用也较为合理。
公共交通:从石首市新汽车客运中心出发,有多条公交线路可以选择。虽然目前没有直达纪念园的公交车,但您可以先乘坐公交车到达桃花山镇,再换乘当地的乡村巴士或打车前往纪念园 。这种方式相对较为经济实惠,但需要提前了解好公交的运营时间和换乘站点,以免耽误行程。在乘坐公共交通的过程中,您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石首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对于学生群体而言,是一座生动的 “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亲眼目睹历史的见证者 —— 红军树,触摸那刻有革命标语的斑驳树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通过参观纪念碑、浮雕墙、多功能展厅等,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丰富的历史文物、详实的图片资料以及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象化,让学生们深刻理解革命的艰辛与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无论是中小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还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调研,这里都是绝佳的选择,能让学生们在心灵深处种下红色的种子,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无疑是一座历史的宝库。这里承载着湘鄂西地区重要的革命历史,每一处景观、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他们可以深入研究红军树的命名由来,探寻贺龙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留下的足迹,挖掘石首地区的革命斗争历程。通过与讲解员的深入交流,以及对展厅内珍贵资料的研读,历史爱好者们能够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历史认知,填补自己在湘鄂西革命历史研究上的空白。纪念园的存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历史、感受历史脉搏的平台,让他们沉浸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深入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意义。
家庭亲子游选择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亲子教育之旅。在这里,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漫步在红军广场,给孩子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一起参观将帅陵,向英雄们表达敬意,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在多功能展厅,家长和孩子可以通过互动式的多媒体展示,共同学习革命历史,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在游玩中收获知识,还能增强亲子关系,让家长和孩子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共同成长,传承红色基因,让家庭的精神纽带更加紧密。
党员干部来到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站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党员干部们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参观革命历史遗迹,了解革命先辈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能够让党员干部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同时,这里也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能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全年开放,每日开放时间为 08:30 - 17:00 。建议游客在下午 16:30 前入园,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参观各个景点,避免因时间仓促而留下遗憾。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的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期间,纪念园的开放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请游客提前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纪念园是缅怀革命先烈的庄严场所,游客务必保持庄重、肃穆的态度。进入园区后,应避免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以免破坏纪念园的宁静氛围。在参观过程中,要听从讲解员的安排,不要随意触摸、攀爬文物和景观设施,共同维护纪念园的良好秩序和环境。此外,在纪念碑、将帅陵等重要场所,要怀着崇敬的心情,行鞠躬礼或默哀,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之情。
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的自然环境优美,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这份美丽,游客应自觉爱护园内的一草一木,不随意采摘花草、践踏草坪。同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保护好纪念园的环境,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尊重,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在游玩过程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纪念园内部分区域地势较为复杂,如山坡、台阶等,游客在行走时要注意脚下安全,特别是老人和儿童,需有家人陪同,防止摔倒、扭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在参观歼六飞机陈列等大型设施时,不要攀爬或做出危险动作,确保自身安全。如果在园内遇到突发情况,要保持冷静,及时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
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我们可以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希望大家在游玩过程中,能够遵守各项注意事项,充分领略纪念园的魅力,让这次红色之旅成为一次难忘的回忆,让革命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激励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前行 。
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不仅仅是一片纪念之地,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一座精神的丰碑。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宁静完美融合,每一处角落都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梦想,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它见证了革命的艰辛与不易,更见证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如同火炬,穿越时空,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无论是学生、历史爱好者,还是家庭亲子游群体,亦或是党员干部,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滋养。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亲身感受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