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上津湖攻略

2025-01-14

一、上津湖初印象

在千湖之省湖北,湖泊星罗棋布,宛如大地的璀璨明珠。而在荆州石首市的东南方向,上津湖静静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北临长江,南与湖南省接壤,是石首市境内面积最大的湖泊,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湖泊保护名录,同时也是洞庭湖上游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上津湖的形成颇具传奇色彩,它系调弦河右侧岗间洼地出流受阻形成的滞积湖。这般独特的地理成因,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湖岸线与水域风貌。站在湖畔,极目远眺,湖面开阔,波光粼粼,水天相接之处,令人心旷神怡。其水位常年保持在 28.60 米,湖泊长 9.8 千米,最大宽度可达 5 千米,平均宽度 1.9 千米。尽管经历围垦,现有面积仍有 18.6 平方公里 ,最大水深 4.8 米,平均水深 2.3 米,蓄水量达 0.43 亿立方米,宛如一个巨大的水容器,默默滋养着这片土地。

二、探寻历史脉络

(一)古老传说承载的文化记忆

在湘鄂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上津湖由来的动人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人们,勇敢的年轻人尚津便是其中一员。平静的生活突遭变故,一个会法术且拥有宝葫芦的魔王,因妒忌这里的山清水秀与百姓富足,用宝葫芦吸干河水,化作恶风肆虐村庄。房屋倒塌,鸡飞狗叫,百姓苦不堪言 。尚津目睹魔王暴行,怒火中烧,他前往神庙祈求众神相助。众神被其诚意打动,庙里的大石头炸开,掉落一把刻有 “降龙伏虎,斩妖除魔” 的宝剑。尚津持剑与魔王展开殊死搏斗,历经数百回合,魔王体力不支欲逃,尚津紧追不舍,在空中大战三天三夜。关键时刻,魔王掏出宝葫芦欲将尚津吸进去淹死,尚津拼命用剑刺向魔王眼睛,虽成功刺中,但自己也被宝葫芦吸进去大半个身子。最终,两人同归于尽,从天上重重跌落,砸出一个大窟窿,宝葫芦里的水流出,形成了如今的上津湖。人们为纪念这位除魔英雄,将湖命名为尚津湖,后因口口相传,逐渐写成 “上津湖” 。这一传说,不仅为上津湖增添了神秘色彩,更承载着当地人民对正义、勇敢的崇尚与追求,成为地域文化的深厚根基。

(二)革命岁月中的红色印记

上津湖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28 年 2 月下旬,周逸群、贺龙率领部队离开石首焦山河,前往湘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当部队行至上津湖畔的蒋家冲地界时,与 200 余名团防队员遭遇,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爆发。彼时,敌我力量悬殊,贺龙部队一边顽强阻击敌人,一边借助上津湖的芦荡和湖汊进行撤退转移。在紧张的撤退途中,部队不幸遗失了湘西北特委的一些重要文件以及周逸群、贺龙两人的印章。这场战斗,虽已过去近百年,但它见证了革命先辈们在上津湖地区的英勇抗争,彰显了他们为实现革命理想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如今,漫步在上津湖畔,仿佛仍能感受到当年战斗的硝烟与先辈们坚定的信念,这段红色历史,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渔业发展见证的时代变迁

上津湖的渔业发展,宛如一部生动的时代变迁史。1971 年 2 月,石首县人民政府为开发上津湖的自然资源,创建了上津湖渔场。自此,上津湖的渔业发展踏上了新征程。1973 年,渔场便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生产鱼苗 500 万尾,鱼种 590 万尾,成鱼 12.8 万公斤,上交国家鲜鱼 10 万公斤 。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当地渔业发展注入了强心针,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75 年,渔场繁殖青鱼首次成功,生产鱼苗约 10 万尾,标志着渔业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1979 年,湖北省水产局投入 35 万元兴建精养鱼池基地,改变了以往成鱼生产单靠湖泊的单一模式,使得渔业生产更加稳定、高效。进入 80 年代,上津湖渔场不断创造佳绩。1981 年冬,工人们在长岭咀架起大渔网,一网捕获成鱼 6.45 万公斤,这一喜讯轰动湘鄂边界,再次彰显了上津湖丰富的渔业资源与强大的生产能力。1984 年,渔场实施责任承包制,鱼池、陆地承包到人,湖泊承包到组,当年全场承包提留收入 18 万元,经济效益超越历史水平,充分调动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90 年代,上津湖渔场紧跟市场需求,于 1993 年开始养殖河蟹。凭借上津湖优越的自然条件,所产河蟹质量上乘,市场供不应求。这里的河蟹一般每只重达 4 两,最大个可达 0.95 斤,被誉为 “蟹王”,民间甚至有 “一只河蟹一担谷” 的说法,足见其珍贵。2002 年,通过招商引资,浙江诸暨三水珍珠有限公司投资 300 多万元在上津湖八尺坪水域养殖珍珠,获得显著经济效益。至此,上津湖渔场已发展成为石首水产企业的佼佼者,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三、独特自然风貌

(一)地理位置勾勒的水乡轮廓

上津湖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它位于石首市东南方向,北临长江,与奔腾不息的长江水脉紧密相连,宛如依偎在母亲怀抱中的孩子 。长江不仅为上津湖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补给,更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泥沙淤积等地质作用,塑造了上津湖周边独特的地貌形态。而在上津湖的南部,与湖南省华容县仅一路之隔,这种毗邻两省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湘鄂文化交融的前沿地带。无论是湖南的民俗风情,还是湖北的地域特色,都在这里相互碰撞、融合,为上津湖增添了别样的人文魅力。同时,东距调弦河仅 0.8 千米,调弦河作为上津湖重要的水源补给通道之一,在调节湖泊水位、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每当雨季来临,调弦河的水流奔腾而下,注入上津湖,为湖泊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而在旱季,调弦河又能通过自身的蓄水能力,为上津湖提供稳定的水源保障,确保湖泊水位的相对稳定。

(二)气候条件孕育的生态环境

上津湖所在的湖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条件为湖泊生态系统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年均气温 15.8℃,四季分明,既无严寒的冬季,也无酷暑的夏日,为各类生物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在寒冷的 1 月,平均气温 4.0℃,即便在极端天气下,最低气温也仅为 -14.9℃ ,这使得湖泊在冬季不会出现大面积冰封现象,保证了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而到了炎热的 7 月,平均气温 28.4℃ ,最高气温 38.6℃,适宜的温度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鱼类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1847 小时,充足的光照如同大自然赋予的金色能量,让水生植物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丰富的氧气和有机物质。而 258 天的无霜期,使得植物的生长周期得以延长,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年降水量 1215.3 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充沛的雨水不仅为湖泊补充了水源,还在降水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滋养着湖中的生物。在这样优越的气候条件下,上津湖成为了众多候鸟的栖息天堂。每年秋冬季节,成群结队的候鸟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在这里停歇、觅食、繁衍,为上津湖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三)湖汊纵横构成的独特景观

“九十九道湾,九十九个汊”,这句民间俗语生动地描绘出上津湖湖汊纵横交错的独特景观。上津湖的湖岸线蜿蜒曲折,犹如一条舞动的丝带,在大地上勾勒出复杂而迷人的形态。众多的湖汊如同树枝一般,从主湖区向四周延伸,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水域。这些湖汊宽窄不一,有的狭窄处仅能容一艘小船通过,两岸植被茂密,仿佛置身于绿色的隧道之中;而有的湖汊则较为宽阔,水面开阔,波光粼粼。在湖汊的周围,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它们随着微风摇曳生姿,为湖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当你乘船穿梭于这些湖汊之间时,仿佛进入了一个迷宫世界。时而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出一片广阔的湖面;时而又被狭窄的湖汊所环绕,仿佛与世隔绝。沿途,你可以看到各种水鸟在水面上嬉戏、觅食,听到它们欢快的叫声;还能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偶尔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湖汊纵横的景观,不仅为上津湖增添了独特的美感,也为众多生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栖息和繁衍场所,是上津湖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丰富特色资源

(一)水产丰富:舌尖上的湖鲜盛宴

上津湖堪称一座天然的水产宝库,各类水产资源丰富多样,品质上乘,在周边地区久负盛名。这里的河蟹以个大肥美、肉质鲜嫩著称,被誉为 “蟹王” 。一般每只重达 4 两,最大个可达 0.95 斤,民间甚至流传着 “一只河蟹一担谷” 的说法,足见其珍贵。上津湖河蟹的美味,得益于湖泊优质的水质和丰富的天然饵料。湖水清澈,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生物,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蟹肉饱满,蟹黄浓郁,无论是清蒸、香辣还是做成蟹粉,都让人回味无穷。清蒸的河蟹,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汁原味,剥开蟹壳,鲜嫩的蟹肉蘸上少许姜醋汁,入口鲜美,令人陶醉。

而 “津湖黑鱼” 同样是上津湖的水产明星。它主要有斑鳢和乌鳢两个品种,斑鳢形体长而圆,头尾相等,鳞细色黑,有斑点花纹;乌鳢体长呈圆筒形,青褐色,眼后至腮孔有两条黑色横带,喜欢在淡水底层栖息 。这种鱼经济价值颇高,肉多刺少,味道鲜美。医学研究证实,病人手术后食用津湖黑鱼,有生肌补血和加速伤口愈合的功效,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当地的餐馆中,黑鱼火锅是一道招牌菜,以其鲜美的汤底和嫩滑的鱼肉,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将黑鱼切成薄片,放入滚烫的火锅中稍涮片刻,鱼肉瞬间变得鲜嫩可口,搭配上麻辣鲜香的调料,让人欲罢不能。

此外,上津湖还盛产长江大白刁、黄颡鱼等多种鱼类。长江大白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蒸后清香四溢;黄颡鱼则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为餐桌上的常客。每到收获季节,渔民们满载而归,一筐筐鲜鱼从湖中捞出,运往各地市场,为人们带来了舌尖上的湖鲜盛宴,也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上津湖特种养殖基地依托金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面积达 500 余亩,主要养殖长江大白刁和黄颡鱼,年产大白刁、黄颡鱼 80 余万公斤,销售收入 1200 万元,产品畅销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

(二)景观多样:自然与人文的交织

上津湖的景观丰富多样,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湖泊本身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广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宛如仙境。湖岸线蜿蜒曲折,形成了众多的湖汊和港湾,为湖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灵动。在湖的周边,是大片的湿地和芦苇荡,芦苇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自然的乐章。每到秋冬季节,成群的候鸟从北方飞来,在这里栖息、觅食,为上津湖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上津湖周边的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津湖小镇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昔日的津南村,曾是一处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与湖南省华容县塌西湖村的村民散居在一起,形成两省交汇之地 “三不管” 的地带 。这里道路狭窄破烂,杂草丛生,违建、棚屋随处可见,电线私拉乱接,环境脏乱差。如今,高基庙镇政府将 “四好农村路” 和 “全域拆建、共同缔造” 行动融合起来,借助上津湖产业路的贯通,以及乡村振兴的春风,成功将津南村打造成了独具渔村特色的上津湖小镇。

走进上津湖小镇,整洁靓丽的道路、醒目的标识映入眼帘,以往的电杆、私拉乱接的电线已不复存在,违建、棚屋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道路两旁的房屋墙面,绘制着一幅幅精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村庄里,随处可见小公园、小游园以及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设施,百姓大舞台、渔村历史馆耸立在村部附近,即将开建的大市场雏形初显,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一棵棵颇具历史韵味的古树,也被挖掘出来,成为了网红打卡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诉说着上津湖的故事,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与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五、适合各类人群

(一)家庭亲子:共享欢乐时光

上津湖宛如一座亲子欢乐的宝藏乐园,为家庭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游玩体验 。一家人漫步在湖边,微风轻拂脸颊,孩子们可以尽情欣赏开阔的湖面、随风摇曳的芦苇荡,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在这过程中,轻松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走进上津湖小镇的渔村历史馆,就像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家长们可以给孩子讲述上津湖的古老传说、渔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让孩子们在趣味中了解历史文化知识,传承地域文化的火种。在小镇的休闲娱乐设施区域,孩子们可以在小公园中尽情奔跑嬉戏,释放童真;家长们则能在一旁的长椅上休憩,享受亲子陪伴的温馨时光。一家人还可以一起乘坐小船,缓缓穿梭于湖汊之间,欣赏湖岸两边的美景,共同度过一段难忘的欢乐时光。

(二)情侣约会:浪漫之旅

对于情侣而言,上津湖无疑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约会胜地。沿着环湖路携手漫步,眼前是波光粼粼的湖面,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天空中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在这宁静而优美的环境中,情侣们可以倾心交谈,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增进感情。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湖面上,整个湖泊被染成了一片金黄,此时与心爱的人坐在湖边,静静地欣赏这醉人的落日美景,感受着时光的缓缓流淌,浪漫的氛围将两人紧紧包围。上津湖小镇中的小公园,也是情侣们约会的绝佳选择。公园里绿树成荫,花草繁茂,还有一些别致的小亭子和长椅。情侣们可以在这里相依而坐,享受着宁静与甜蜜,或是一起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欣赏着周围的美景,留下属于彼此的美好回忆。

(三)摄影爱好者:捕捉精彩瞬间

上津湖的每一处角落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摄影舞台,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这里是梦寐以求的天堂。湖光山色相互映衬,广阔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倒映在湖中,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随便一拍都是大片。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湖面上,金色的光芒与淡淡的晨雾相互交织,如梦如幻,此时拍摄的照片充满了诗意与朦胧美。而到了傍晚,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绚丽的色彩,红彤彤的晚霞倒映在湖水中,将整个湖泊都染成了橙红色,这样的美景绝对不容错过,拍摄出的照片极具视觉冲击力。湖中的各种水鸟也是摄影爱好者镜头下的宠儿,它们或在水面上优雅地游弋,或展翅高飞,姿态各异。在湖汊纵横的区域,独特的地貌和繁茂的植被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拍摄场景,无论是近景特写还是全景拍摄,都能让摄影爱好者收获满满。

(四)户外运动爱好者:挑战自我

上津湖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满足他们挑战自我、亲近自然的需求。沿着湖边,有一条风景优美的徒步路线,全程大约 10 公里,沿途湖光山色相伴,空气清新宜人。徒步爱好者们可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在徒步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自身的成长。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上津湖丰富的水产资源绝对是一大诱惑。找一处安静的湖岸,支起鱼竿,静静等待鱼儿上钩,享受垂钓的乐趣。这里的河蟹、黑鱼、长江大白刁等鱼类肉质鲜美,能钓到它们,无疑是对钓鱼技术的一种肯定。如果想要更具挑战性的运动,还可以选择在湖面上进行划船运动,借助船桨的力量,在广阔的湖面上自由穿梭,感受风在耳边呼啸,水在船下荡漾的刺激,尽情释放自己的活力与激情 。

六、游玩贴心提示

(一)最佳游玩时间

上津湖四季景致各有千秋,春秋两季堪称最佳游玩时节。春天,万物复苏,湖畔的野花竞相绽放,五彩斑斓,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绚丽的花毯。此时,湖水清澈,倒映着岸边嫩绿的垂柳,宛如一幅清新的水墨画。气温也较为宜人,平均在 15℃-20℃之间,微风拂面,舒适惬意,非常适合全家出游,漫步湖畔,享受春日的美好。

秋季的上津湖则是另一番迷人景象。湖水愈发湛蓝,天空格外高远,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气息。湖边的芦苇丛渐渐泛黄,在秋风中摇曳生姿,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成群的候鸟从北方飞来,在湖面上栖息、觅食,为宁静的湖泊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这个季节,平均气温在 10℃-18℃左右,不冷不热,是摄影爱好者捕捉美景的绝佳时机,无论是拍摄湖光山色,还是候鸟翱翔的画面,都能收获满意的作品。

夏季,上津湖的平均气温在 25℃-30℃之间,阳光强烈,湖水波光粼粼,适合喜欢水上活动的游客前来消暑。但需注意做好防晒措施,避免晒伤。而冬季,平均气温在 5℃-10℃左右,虽然天气较为寒冷,但若是遇上一场雪,整个上津湖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别有一番韵味 。

(二)交通路线规划

若选择自驾,从石首市区出发,可导航至 “石首上津湖渔场”。沿城市主干道行驶,路况良好,大约 40 分钟即可抵达。沿途会经过一些乡村小道,道路两旁是广袤的田野和错落有致的农舍,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公共交通方面,可先在石首市内的汽车站乘坐前往高基庙镇的班车,到达高基庙镇后,再换乘当地的乡村巴士或打车前往上津湖,车程约 20 分钟。需要注意的是,乡村巴士的班次可能相对较少,出行前最好提前了解发车时间,以免耽误行程。

(三)周边美食推荐

来到上津湖,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笔架鱼肚是石首的招牌名菜,早在宋代就被列为朝贡极品,如今更是访亲问友的珍贵礼品。它选用石首鮰鱼的鱼肚为原料,经过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鱼肚形如笔架,色泽洁白如玉,质地细嫩如脂,口感松软香甜,入口即化,富含高级胶原蛋白、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做成汤羹,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石首团子也是当地一绝。其外皮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外表洁白圆润,微微扁平。里面包裹着胡萝卜、腊肉、腊豆腐等食材,口味微辣,香气四溢。咬上一口,软糯的外皮与鲜香的馅料完美融合,让人唇齿留香,是石首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

(四)住宿选择建议

上津湖周边有多种住宿选择,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如果追求舒适便捷的住宿环境,推荐入住石首市区的酒店,如石首天鹅湖大酒店,这里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房间宽敞明亮,价格在 300-500 元 / 晚。酒店还提供丰富的早餐,能让你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从酒店前往上津湖,交通便利,可选择自驾或打车前往。

若想更亲近自然,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上津湖小镇的民宿是不错的选择。如 “湖畔人家” 民宿,就坐落在湖边,推窗即可见湖光山色。民宿的房间布置温馨,充满了乡村特色,价格相对较为亲民,大约 150-300 元 / 晚。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房东亲手制作的农家菜,体验地道的乡村生活。预订住宿可通过携程、美团等在线旅游平台,提前查看用户评价,选择心仪的住宿。

(五)注意事项须知

游玩上津湖时,请爱护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共同维护这片美丽的湖泊。由于部分区域水深较深,在湖边游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切勿擅自下水游泳。特别是携带儿童的家长,要时刻照看好孩子,避免发生意外。上津湖是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捕捞、破坏植被等行为,希望大家能够文明游玩,遵守景区的相关规定,让这片美丽的湖泊得以长久地保存下去 。

上津湖,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特色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希望这份攻略能为你的上津湖之旅提供帮助,让你在这里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七、总结

上津湖,这片位于荆州石首的璀璨水域,宛如一部蕴含无尽魅力的书卷。它承载着古老的传说,诉说着革命的故事,展现着渔业发展的辉煌历程,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痕迹与地域的灵魂。

其独特的自然风貌,无论是地理位置勾勒出的水乡轮廓,还是气候条件孕育的生态环境,亦或是湖汊纵横构成的迷人景观,都让人流连忘返。丰富的水产资源,为人们带来舌尖上的极致享受;多样的景观,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勾勒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这里适合各个年龄段、各类兴趣爱好的人群。家庭亲子能在此共享欢乐时光,情侣可留下浪漫回忆,摄影爱好者能捕捉到精彩瞬间,户外运动爱好者能尽情挑战自我。

只要你怀揣着对自然、历史与文化的热爱,上津湖都将以最热忱的姿态迎接你。期待你踏上这片土地,亲身去感受它的魅力,与上津湖来一场难忘的邂逅,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