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攻略

2024-12-30

一、荆州 —— 承载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

荆州,这座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的地级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东依武汉市汉南区,南滨江与湖南省岳阳市为邻,西连宜昌市,北接荆门市、潜江市、仙桃市,全市国土面积 14102.98 平方千米,截至 2022 年末,常住人口达 513.51 万人。

荆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是全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更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和三国文化的荟萃地。其建城史长达 5000 年,先后有 20 代楚国君主在此定都,长达 411 年之久。这里曾孕育出无数灿烂的文化瑰宝,鼓盆歌、马山民歌、荆河戏、漆器髹饰技艺等 11 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楚纪南故城、荆州城墙等 14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荆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截至 2023 年,拥有 AAAA 级景区 8 个,AAA 级景区 17 个。无论是古老的城墙、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还是自然风光旖旎的洪湖、洈水景区,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而在这片土地上,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更是一颗闪耀着红色光芒的璀璨星辰,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而厚重的面纱。

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 —— 红色记忆的摇篮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一段波澜壮阔的记忆,它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荆州大地之上,见证着无数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峥嵘岁月。

时光回溯至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岁月,1927 年,中国革命陷入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大地。但在湘鄂西这片土地上,革命的火种并未熄灭。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怀揣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毅然回到家乡,开启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

1928 年初,贺龙、周逸群等一行 7 人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和两支手枪,从上海奔赴湘鄂地区。他们途径洪湖地区时,将三支游击队集中起来组成工农革命军,推动周边 20 余县掀起武装暴动的高潮,初步打开了洪湖地区的局面。同年 3 月,贺龙、周逸群在桑植县洪家关发动武装起义,拉开了湘鄂边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尽管起义后部队遭遇强敌围攻而被打散,但星星之火已然点燃。周逸群转往鄂西洪湖地区开辟工作,贺龙则在湘鄂边坚持斗争,部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4 军(后改称红军第 4 军),贺龙任军长。

1929 年,贺龙率红 4 军先后攻占鹤峰、桑植县城,建立县委和各级苏维埃政权,初步形成以桑植、鹤峰为中心的湘鄂边根据地。同一时期,在周逸群的领导下,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也蓬勃发展,几块被分割的根据地逐渐连成一片。1930 年 2 月,中共鄂西特委根据中央指示组建了红 6 军,先后攻占沔县、潜江、石首、华容等城镇,建立起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洪湖根据地正式创立。同年 7 月,红 4 军和红 6 军在湖北公安会师,合编为红 2 军团(红 4 军改称红 2 军),全军约 1 万人,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至此,以湘鄂边、洪湖两块根据地为基础的湘鄂西根据地正式形成,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之一。

监利县周老嘴镇,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在 1930 年 7 月至 1932 年 9 月这段时间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保存着 48 处革命旧址,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委等重要机关都曾设在此地,根据地的许多重大决策、会议和活动都在这里举行。1930 年 9 月 20 日,邓中夏、贺龙、周逸群在此主持召开红二军团前委扩大会议,确定攻打监利县城的军事行动与根据地发展方略;1931 年 12 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以崔琪为主席的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2 年元月下旬,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党代会召开,正式成立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

江陵县沙岗镇的红军街同样意义非凡,它是湘鄂西早期红色革命的策源地。1927 - 1932 年,周逸群、贺龙、段德昌、邓中夏、许光达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到此领导革命斗争,将白鹭湖游击队与监、沔游击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后合编为红二军团,组建了鄂西特委。这里曾是鄂西特委、鄂西政府机关所在地,设有红军医院、兵工厂、被服厂、军政干部学校(列宁大学)等后勤与组织保障基地,还召开了湘鄂西第一次扩大会议和第三次党代会。在党中央和鄂西特委领导下,红色根据地不断扩展,涵盖监利、石首、天门、潜江、沔阳、荆州、当阳、远安、公安、松滋等地。

洪湖市瞿家湾镇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共有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39 处,大部分集中于瞿家湾镇红军街(老街)和沿河路街道南北两边,其余散布在附近村湾。旧址群现存建筑最早建造年代为公元 1496 年,传统建筑规模达 18000 平方米,完好程度 95%。古建筑多为清末民初民居建筑,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水乡小镇特色,穿斗式土木结构、单檐硬山、灰墙玄瓦、高垛翘脊,装饰精巧,古朴韵味十足,艺术价值颇高。这里同样见证了诸多革命历史瞬间,是革命先辈们战斗、生活过的地方。

这些旧址,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一部部鲜活的历史教材,它们见证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见证了党在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全面坚强领导,见证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运用与实践。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所创造的被毛泽东称赞为 “贺龙式” 的历史经验,以及河湖港汊地带发展游击战争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对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今,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向后人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三、不可错过的特色景观

(一)古朴典雅的建筑风貌

踏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仿佛时光倒流,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独具特色,让人不禁为古人的建筑智慧所折服。

监利县周老嘴镇的旧址,古镇小街房屋多始建于明清及民国初年,均为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民宅。屋面施盖小青瓦,山墙装饰各式墀头,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天斗和厢房。这种建筑布局既考虑了采光、通风与排水,又体现了江南民居的精致与细腻。漫步在小街,脚下的石板路沉稳幽深,街边的建筑飞檐翘角仰望天际,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灰瓦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洪湖市瞿家湾镇的旧址群,多为清末民初民居建筑,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水乡小镇特色。穿斗式土木结构、单檐硬山、灰墙玄瓦、高垛翘脊,建筑装饰精巧,古朴韵味十足。木质门窗上的雕花,细腻精美,虽历经沧桑,依然栩栩如生,展现出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走在瞿家湾的老街,石板路两旁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能看到当年革命先辈们在这里穿梭忙碌的身影。

江陵县沙岗镇红军街,同样保留着许多具有历史韵味的建筑。作为湘鄂西早期红色革命的策源地,这里的建筑见证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老街的建筑风格质朴而坚实,墙壁上或许还留有着当年的标语痕迹,虽然斑驳,但却更显厚重,让人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

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艺术的瑰宝。它们融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建筑技艺与自然环境,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二)珍贵丰富的历史文物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内,陈列着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们如同历史的碎片,拼凑出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让人们得以近距离触摸历史的脉搏。

在监利县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收藏着土地革命时期红二军团使用的马克沁重机枪,这挺机枪见证了红军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奋战,它那冰冷的枪身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的硝烟气息。还有六〇迫击炮,炮为钢质,圆形炮筒,方形炮座,两根可调节高度的支架与炮筒连接,静静陈列在那里,诉说着红军攻坚克敌的艰辛历程。馆内还陈列着大量的文件、书信、照片等资料,其中不乏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书写的文稿,透过这些泛黄的纸张,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跃然纸上。

洪湖市瞿家湾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中,有许多当年红军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破旧的军装、简陋的草鞋、粗糙的饭盒等,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却反映出革命先辈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还有《工农日报》社、《红旗日报》社旧址内陈列的报刊资料,记录着当时根据地的建设、斗争动态以及群众的呼声,为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江陵县沙岗镇红军街的旧址里,保存着当年鄂西特委、苏维埃政府机关的办公用具,古朴的桌椅、陈旧的文件箱等,它们见证了革命先辈们在这里日夜谋划、为理想拼搏的场景。此外,还有一些红军战士自制的武器,如土枪、土炮等,展现了根据地军民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保卫家园的顽强精神。

这些文物,不仅仅是一件件展品,更是革命先辈们精神的寄托。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后人永远铭记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所付出的一切。

四、地理位置与交通指南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分布于荆州的洪湖市、监利市、江陵县等地,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各主要旧址的地理位置与交通路线。

洪湖市瞿家湾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洪湖市西部,地处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区核心区域。从洪湖市区出发,您可驾车沿着 S103 省道向西北方向行驶,途经多个美丽的湖乡村落,全程约 50 公里,车程 1 小时左右即可抵达瞿家湾镇。也可在洪湖市区乘坐前往瞿家湾的专线班车,每天有多趟车次,方便快捷,沿途还能欣赏洪湖湿地的自然风光。

监利县周老嘴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及旧址群,坐落于监利县东北部。若您从监利县城出发,可选择走 S215 省道,一路向北,道路两旁是广袤的江汉平原田野风光,行程约 25 公里,半小时左右便能到达周老嘴镇。此外,县城的客运站也有发往周老嘴镇的城乡公交,经济实惠,能让您更好地融入当地氛围。

江陵县沙岗镇红军街,位于江陵县东南部。从江陵县城驾车前往,沿荆江大堤一路前行,欣赏着壮丽的长江江景,随后转入沙岗镇方向,路程约 30 公里,40 分钟左右可到达。在县城乘坐去往沙岗镇的客运班车,同样是不错的出行选择,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感受当地百姓的生活气息。

当您乘坐公共交通抵达这些古镇后,当地还有便捷的三轮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可供选择,方便您穿梭于古镇的各个景点之间。无论您选择何种交通方式,沿途的风景都将为您的红色之旅增添别样的色彩,让您在奔赴历史遗迹的途中,提前沉浸于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之中。

五、适合人群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宛如一座历史的宝库,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人们前来探寻。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这里是绝佳的研学之地。学生们可以走出书本,亲身踏入这片充满革命气息的土地,实地参观旧址,聆听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在监利县周老嘴镇,他们能看到当年红军指挥作战的地方,感受战略决策的智慧光芒;在洪湖市瞿家湾镇,欣赏古建筑的同时,了解洪湖赤卫队的传奇故事,深刻体会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通过这样的研学之旅,不仅能丰富历史知识储备,更能在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培养爱国情怀与坚韧品质,助力成长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党员干部们也能在此汲取奋进力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来到这片红色故土,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站在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先烈,思索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旧址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当年艰苦奋斗的故事,提醒着党员干部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砥砺前行,在新时代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亲子家庭同样适合来这里传承红色基因。家长带着孩子漫步在红军街,手牵手走过石板路,一起参观革命文物,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往事。孩子好奇的提问,家长耐心的解答,在互动中,让下一代了解先辈们为了美好生活付出的巨大牺牲,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种亲子共学的经历,不仅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更能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使家庭成为培育家国情怀的温馨港湾。

历史文化爱好者更是对这里情有独钟。他们热衷于探寻岁月长河中遗留的珍宝,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恰好满足了这份热爱。无论是研究建筑风格,从明清民居探寻当地民俗文化脉络;还是深入挖掘革命历史细节,通过文物、史料拼凑出完整的历史拼图,都能让他们沉醉其中。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探讨,或是独自沉浸于历史的氛围,都能收获满满的知识与感动,不断丰富自己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宝库。

六、游玩注意事项

(一)参观时间与门票信息

各旧址的开放时间略有差异,游客出行前需留意。洪湖市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开放时间通常为 08:00 - 17:00;监利县周老嘴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及旧址群开放时间大致是 09:00 - 16:30,周一闭馆;江陵县沙岗镇红军街全天开放,但部分室内展馆有特定开放时段。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意义的旧址大多实行免费开放政策,游客无需购票即可入内参观,尽情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不过,部分场馆可能需要提前预约,建议通过官方网站、电话或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预约,确保行程顺利。

对于特殊人群,各景区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学生凭学生证可享受优先讲解等服务;60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可享受便捷通道等贴心照顾;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凭军官证、士兵证或退役军人优待证可优先参观,部分景区还设有专门的休息区,让他们在参观之余能稍作休憩,感受社会的尊崇与关怀。

(二)参观须知

在参观过程中,请务必遵守景区规定,爱护文物与环境。这些旧址历经岁月洗礼,是珍贵的历史遗产,请勿触摸、攀爬文物建筑,以免造成损坏;请勿在景区内吸烟、乱丢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共同维护这片圣地的庄重与肃穆。

拍照留念时,要注意关闭闪光灯,避免强光对文物造成损害。同时,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有序参观,不拥挤、不插队,确保自身与他人的游览体验。尤其在参观一些室内展馆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以便更好地沉浸于历史氛围之中,聆听革命先辈们的无声诉说。

七、结语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梦想,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壮丽篇章。在这里,古朴典雅的建筑风貌与珍贵丰富的历史文物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往昔的峥嵘岁月;便利的地理位置与多样的交通方式,让每一位追寻历史的人都能顺利抵达这片红色圣地;无论你是学生、党员干部,还是亲子家庭、历史文化爱好者,都能在此找到心灵的触动与力量的源泉。

当我们漫步在这些旧址之中,仿佛能看到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毅的身影,听到红军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呐喊,感受到根据地百姓们对革命的坚定支持。这些旧址所蕴含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

让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走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去聆听、去感悟、去传承。汲取先辈们的智慧与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让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精神之光永远熠熠生辉。